作者:admin 发布于:2024-07-19
引言:
近日,题为《将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》的文章刊登于《光明日报》人才版,讲述了协会会员单位——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海科院)董事长杨启带领团队攻坚克难,大力开展海洋水下智能装备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,以创新产业“双链融合”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事迹。
海洋是发展要地,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却因其技术含量高,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。攻克高精尖技术如同攀登高峰,董事长杨启带领海科院及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不畏艰难、潜心研究,实现绞吸疏浚装备从“整装备进口”到“出口管制”历史性跨越的过程。
一、带领我国疏浚装备实现自主创新
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海上资源开发、航道疏浚等重大工程的紧迫需求,严重制约我国海上建设进程和海洋经济发展,为解决这一问题,2004年,开启了特种工程船科研攻关的征程。
没有现成船舶作为参考,一切从零开始,比如,为解决坚硬岩石挖掘这一疏浚行业的世界性难题,团队除开展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外,还深入施工现场,近距离观测绞吸疏浚装备挖掘中桥架和绞刀轴系的振动,对理论成果进行测试验证。
经过不懈努力,团队从疏浚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、装备设计、产品制造工艺到各种性能试验,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,解决了绞吸疏浚装备在风浪流海洋环境作用下的坚硬岩石挖掘、船舶海上定位、物料长距离输送和复杂系统集成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,最终以进口价格的一半研制出“天狮”“天牛”两艘绞吸挖泥船,“天麒”“新海旭”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绞吸挖泥船之后也先后问世,带领我国绞吸挖泥船走向了自主创新设计的道路。“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”项目也因此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。
二、努力开拓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
这些年,杨启带领团队积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,成功承接了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如承接国家发改委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专项“大型起重船研制”,开发了“振华30”12000吨全回转起重船;与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合作研发了我国第一套300米级饱和潜水高压逃生艇等。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技术水平,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。
“国家有所需,我们有所为!”杨启带领团队开发的“长鹰8号”、深海J型铺管系统、深海张力平台系统等海上特种作业工程船舶与深海装备,在推动我国远海岛礁建设和航运交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;研发的六自由度波浪补偿栈桥、长隧洞检测水下机器人、大埋深水下铺缆犁、单人常压潜水装具等装备,填补了国内一系列技术和装备空白;顺利完成我国首套重型钢桩台车研制,首次把Q690高强度钢用在巨型定位钢桩上。
“创新带动产业发展,需求促进技术创新。”带着这样的理念,杨启带领团队紧跟上海交通大学“大海洋”战略实施部署和上海长兴海洋实验室建设,聚焦海洋水下智能装备领域,从研发、中试、产业化三方面着手,致力于打造一站式数字化中试服务基地、建设一门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、协助建设海洋装备协同创新中心,突破高端海洋装备领域的前瞻技术研究和“卡脖子”产品国产化开发。
三、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
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,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培养。这些年,团队积极引进人才,在重大项目攻关中锻炼青年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制的能力,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,推进产学研用融合,搭建高质量人才培育平台。
近年来,团队力量不断充实:博士研究生黄博伦留校任教,成为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技术骨干;硕士研究生周清华成为江南造船集团江南研究院院长助理、开发研究所所长,在其负责的液化气体船和重点型号产品研发中突破关键技术,并实现工程化应用,获2023年上海杰出青年工程师和“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”。
在杨启的带动下,团队通过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锻炼和多年“传帮带”,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和年龄层次合理的科研攻关队伍,培养的60多名博士、硕士中有许多已成为行业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,在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未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四、展望未来
展望未来,杨启团队将继续向深远海工程领域进发,突破深海工程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,为我国深远海开发利用提供核心技术和装备支撑。杨启表示,团队将为实现海洋强国梦接续奋斗。
杨启团队的故事,是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一个缩影。他们凭借坚定的信念、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,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,实现了自主创新。作为高新技术企业,海科院肩负、践行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,在推动科技高水平自强自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